國人大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鴻華比對世衛組織資料,發現國內每十萬人有四十五點一人罹大腸癌,發生率冠全球;而過去民眾多認為大腸癌是因嗜吃肉類及燒烤食物,但陳鴻華曾收治一名茹素二十年的婦人,就醫時已是大腸癌第四期,他說,大腸癌的致病原因還有基因突變、遺傳等,吃素不保證免疫。
同時也是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的陳鴻華昨在記者會說,根據國健署二○一二年資料,台灣每十萬人口大腸癌發生率為四十五點一人,相較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一二年所做全球統計,台灣發生率高出排第二韓國的四十五人及第三名斯洛伐克的四十二點七人,高居全球第一,平均每年新增一點四萬多名大腸癌患者。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吳建遠說,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高的原因,應是人口快速老化,造成罹癌人口增加,且民眾飲食多燒烤、多油炸且少運動,以及推廣大腸癌篩檢,該署二○一○年將大腸癌篩檢納入預防保健給付項目,讓民眾可早期發現。
黑心食品有影響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也認為,台灣大腸癌患者人數居高不下且逐年增加,可能與飲食西化嗜吃肉類、肥胖人口增加有關,而近年食安問題不斷,許多黑心食品都含致癌物質也有影響。
癌細胞轉移肝臟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瀚模說,國健署近年推動為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找出許多尚未出現大腸癌症狀的早期患者,但未來病例是否仍會暴增,大腸癌發生率是否會一直是全球第一,還須二至三年的觀察。
不過,嗜吃肉類或油炸燒烤食物並非導致大腸癌唯一因素,陳鴻華說,一年半前收治一名六十歲的林小姐,因常感覺想排便卻排不出來就醫,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治療時先切除腸道內腫瘤,再以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化療,縮小肝臟腫瘤後,再切除病灶,之後持續接受化療,現病情已獲控制。
林小姐未出席記者會,陳鴻華昨轉述她的說法,因修習佛法,她已茹素二十年,且作息正常,沒想到會罹患大腸癌,當看到檢查結果時真是嚇呆了,但幸好沒放棄,感謝醫師的治療,讓她可以牽著先生的手,一起走下去。
與遺傳吸菸有關
陳鴻華說,吃素罹患大腸癌的患者在臨床上非首見,因大腸癌致病因素還有基因突變、遺傳、吸菸等,有時致病是多種因素影響,民眾以為吃菜不吃肉就不會罹大腸癌是錯誤觀念,但仍應多吃蔬菜,因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質,可降低罹癌風險。
大腸癌小檔案
病因:基因突變、遺傳、飲食高油脂、多燒烤等
人數:國內每年新增1萬4千多名患者
死亡率:每10萬人口23.9人
症狀:
.血便或感覺大便排不乾淨
.排便習慣改變,例如原本常腹瀉,卻改成便秘,且時間持續3個月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預防:
.多吃蔬果、少吃肉及油炸燒烤食物
.一般人從50歲起每年做大腸鏡檢查;若有家族史則應從40歲起每年做檢查
資料來源:賴基銘醫師、胡煒明醫師、陳鴻華醫師
同時也是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的陳鴻華昨在記者會說,根據國健署二○一二年資料,台灣每十萬人口大腸癌發生率為四十五點一人,相較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一二年所做全球統計,台灣發生率高出排第二韓國的四十五人及第三名斯洛伐克的四十二點七人,高居全球第一,平均每年新增一點四萬多名大腸癌患者。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吳建遠說,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高的原因,應是人口快速老化,造成罹癌人口增加,且民眾飲食多燒烤、多油炸且少運動,以及推廣大腸癌篩檢,該署二○一○年將大腸癌篩檢納入預防保健給付項目,讓民眾可早期發現。
黑心食品有影響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也認為,台灣大腸癌患者人數居高不下且逐年增加,可能與飲食西化嗜吃肉類、肥胖人口增加有關,而近年食安問題不斷,許多黑心食品都含致癌物質也有影響。
癌細胞轉移肝臟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瀚模說,國健署近年推動為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找出許多尚未出現大腸癌症狀的早期患者,但未來病例是否仍會暴增,大腸癌發生率是否會一直是全球第一,還須二至三年的觀察。
不過,嗜吃肉類或油炸燒烤食物並非導致大腸癌唯一因素,陳鴻華說,一年半前收治一名六十歲的林小姐,因常感覺想排便卻排不出來就醫,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治療時先切除腸道內腫瘤,再以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化療,縮小肝臟腫瘤後,再切除病灶,之後持續接受化療,現病情已獲控制。
林小姐未出席記者會,陳鴻華昨轉述她的說法,因修習佛法,她已茹素二十年,且作息正常,沒想到會罹患大腸癌,當看到檢查結果時真是嚇呆了,但幸好沒放棄,感謝醫師的治療,讓她可以牽著先生的手,一起走下去。
與遺傳吸菸有關
陳鴻華說,吃素罹患大腸癌的患者在臨床上非首見,因大腸癌致病因素還有基因突變、遺傳、吸菸等,有時致病是多種因素影響,民眾以為吃菜不吃肉就不會罹大腸癌是錯誤觀念,但仍應多吃蔬菜,因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質,可降低罹癌風險。
大腸癌小檔案
病因:基因突變、遺傳、飲食高油脂、多燒烤等
人數:國內每年新增1萬4千多名患者
死亡率:每10萬人口23.9人
症狀:
.血便或感覺大便排不乾淨
.排便習慣改變,例如原本常腹瀉,卻改成便秘,且時間持續3個月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預防:
.多吃蔬果、少吃肉及油炸燒烤食物
.一般人從50歲起每年做大腸鏡檢查;若有家族史則應從40歲起每年做檢查
資料來源:賴基銘醫師、胡煒明醫師、陳鴻華醫師
新聞資料來源:蘋果日報